浪淘沙(其一)梦中得首二句,因成此阕

秋梦冷于莼。欲化烟痕。梧桐疏响扑栏频。

风雨凄迷人不寐,无限黄昏。一榻隔凡尘。

瘦骨嶙峋。绕阶络纬作哀呻。

听到宵阑犹断续,似我吟魂。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浪淘沙·其一》以梦境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秋梦冷于莼",开篇即以冷意渲染梦境,暗示梦境的孤寂与凄清,仿佛连秋日的莼菜也无法温暖。"欲化烟痕"进一步强化了梦境的虚无感,如同烟雾般难以捉摸。

"梧桐疏响扑栏频",词人借梧桐落叶的声音,勾勒出秋夜的寂静和萧瑟,这声音频繁地打在栏杆上,更增添了孤独与落寞的情绪。"风雨凄迷人不寐",风雨交加的夜晚使人无法入睡,词人的内心被深深的忧郁和悲凉所笼罩。

"无限黄昏"四字,既指时间的推移,也寓言人生的苍茫,黄昏象征着衰落和尽头,词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一榻隔凡尘",通过简陋的床榻,形象地描绘出词人与世隔绝的孤独状态,"瘦骨嶙峋"则刻画出词人内心的憔悴和坚韧。

"绕阶络纬作哀呻",络纬(纺织娘)的叫声在阶前回荡,如同词人的哀叹,凄厉而断续。"听到宵阑犹断续,似我吟魂",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纺织娘的叫声中,深夜里那断断续续的吟唱,仿佛就是他自己的灵魂在低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梦境为载体,通过秋夜的景色和声音,传达了词人深沉的孤独、无奈和对生命的深深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二)病将匝月,花事谢矣,倚此志惜

咫尺等天涯。隔了窗纱。料知庭草已如麻。

开过荷花都不见,又过薇花。帘外夕阳斜。

花落些些。微风吹起便成霞。

影倘似花花似影,病更怜他。

形式:

南歌子.旧历七夕为新历八月十九,戏对双星,率成此解

卐字同心结,花针七孔穿。翠梭织罢思缠绵。

准备宵来好梦十分圆。仙界仍今夕,人间似去年。

银河依旧鹊儿填。不道佳期误了卌余天。

形式:

徵招.题王船山鼓棹词

孤灯冷对婆娑影,毕竟愁肠难断。

举目尽沧桑,可有人思汉。故枝空自恋。

只写出、鹧鸪声怨。地老天荒,但南无北,海枯石烂。

苦忆好春归,烟花散。一寸情怀缭乱。

伫立盼佳期,比天涯还远。残红看不见。

想消受、泪珠无算。而今我亦最伤心,怕临风重按。

形式:

暗香.落梅

空劳怅望。向水边篱落,闲寻闲访。

偏是东风,桃李枝枝各争放。

今日与君言别,眼看这、波翻雪浪。

但撩来、花片零星,一例深深葬。海样情无量。

更取烹茶,涤将肺脏。痴怀谁谅。细嚼残英空半晌。

我自替伊凄怆。

非欲避、百花头上,不忍见奈何天,繁华万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