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闽山冬候暖,寒鸟似春禽。
一听间关语,偏伤羁寓心。
雨沾陈叶尽,云压暮山深。
坐久疏钟歇,馀声过远林。
这首诗描绘了在温暖的冬季,闽山的寒鸟仿佛春天的鸣禽,其清脆悦耳的叫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诗人坐在那里,听着鸟儿的啼鸣,这些声音如同春天的使者,传递着生机与希望。然而,这美妙的景象却让诗人感到了一种羁旅之苦,引发了内心的忧伤。随着雨滴落在枯黄的叶子上,云层压低了傍晚的山峦,时间的流逝使得远处的钟声渐渐消失,而鸟鸣声则穿越了远方的树林,继续回荡在空气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寄情于景、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含风皆有态,夹路自成行。
驯鸦朝暮集,接叶得深藏。
修竹青冥山翠合,圆荷枯倒水禽飞。
造门休问林塘主,暂借閒窗负暖晖。
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
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曩日不缘逃暑至,今朝端为探春来。
梅花落去香渝烈,去去还应首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