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

岱宗郁郁天下雄,谪仙落落人中龙。

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丰隆。

玉堂一任云雾封,长啸飞渡秦皇松。

夜呼日出沧海东,再为斯世开鸿濛。

钧天帝君深九重,醉舞踏碎青芙蓉。

天孙玉女为敛容,却视五岳秋毫同。

长鲸一去不复逢,乾坤万里号秋虫。

当年咳唾留绝峰,至今树石生春风。

我欲追之杳无踪,不意邂逅会此中,屋梁落月依然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段辅的《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以李白在泰山观日出的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首句“岱宗郁郁天下雄”,描绘了泰山的巍峨壮丽,奠定了一种雄浑的基调。接着,“谪仙落落人中龙”将李白比作天上降下的仙人,形象地表达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接下来,“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丰隆”则进一步强调了李白与泰山之间的精神契合,仿佛泰山也因李白的存在而充满生气,甚至让自然界的神灵都为之动容。

“玉堂一任云雾封,长啸飞渡秦皇松”描绘了李白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自由自在,如同仙人般逍遥。他长啸一声,穿越时间,飞越秦始皇的松林,展现了李白超越时空的豪情壮志。

“夜呼日出沧海东,再为斯世开鸿濛”则想象李白在夜晚呼唤太阳从东方升起,再次为世界开辟新的纪元,寓意着李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钧天帝君深九重,醉舞踏碎青芙蓉”描绘了李白在天宫中尽情舞蹈,甚至踏破了青色的芙蓉花,表现了他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精神状态。

“天孙玉女为敛容,却视五岳秋毫同”则通过天上的仙女和玉女对李白的尊敬和敬畏,侧面衬托了李白的非凡魅力和影响力。

“长鲸一去不复逢,乾坤万里号秋虫”表达了李白如长鲸般的一去不复返,他的离去给天地间留下了长久的寂静和哀伤,如同秋天的虫鸣一般悠长。

最后,“当年咳唾留绝峰,至今树石生春风”回忆了李白当年在泰山绝峰上留下的诗句,至今仍能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和生机。而“我欲追之杳无踪,不意邂逅会此中,屋梁落月依然空”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虽未能直接追随李白,但有幸在此处与李白的作品相遇,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泰山观日出传说的想象和描绘,不仅展现了李白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2)

段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辅字德辅,克己之孙。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判太常礼仪院,寻升吏部侍郎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二首(其一)

庭前有桂树,绿叶尚离披。

秋风动地起,飘落将安归。

高飞入青云,下飞入污泥。

贵贱既偶尔,孰为喜与悲。

形式: 古风

古意二首(其二)

秋江有芙蓉,颜色好鲜洁。

褰裳欲采折,水深不可涉。

严风下飞霜,芳艳空凋歇。

怅望一长叹,临川无桂楫。

形式: 古风

怀长源

凉月夜如水,秋风吹紫兰。

独居怅无聊,佳人阻河山。

山河邈千里,相望何时已。

云横雁影沈,露下虫声起。

烽火照中州,西南杀气浮。

君居刘山下,果若向时不?

人生有离别,但惜知音绝。

匣内卧青龙,光芒射秋月。汴水碧参差。

叶飞空树枝。如何相忆处,还值暮秋时。

形式: 古风

送雷伯威

朔风起天末,落木鸣空山。

冰霜正凝冱,游子百里还。

出郭送将别,徘徊上高原。

如何暌离情,对此芳岁阑。

壮士志四方,不须涕汍澜。

人生非山海,会面亦不难。

愿子崇明德,馀功振文翰。

长因东南鸿,惠我金玉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