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段辅的《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以李白在泰山观日出的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首句“岱宗郁郁天下雄”,描绘了泰山的巍峨壮丽,奠定了一种雄浑的基调。接着,“谪仙落落人中龙”将李白比作天上降下的仙人,形象地表达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接下来,“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丰隆”则进一步强调了李白与泰山之间的精神契合,仿佛泰山也因李白的存在而充满生气,甚至让自然界的神灵都为之动容。
“玉堂一任云雾封,长啸飞渡秦皇松”描绘了李白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自由自在,如同仙人般逍遥。他长啸一声,穿越时间,飞越秦始皇的松林,展现了李白超越时空的豪情壮志。
“夜呼日出沧海东,再为斯世开鸿濛”则想象李白在夜晚呼唤太阳从东方升起,再次为世界开辟新的纪元,寓意着李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钧天帝君深九重,醉舞踏碎青芙蓉”描绘了李白在天宫中尽情舞蹈,甚至踏破了青色的芙蓉花,表现了他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精神状态。
“天孙玉女为敛容,却视五岳秋毫同”则通过天上的仙女和玉女对李白的尊敬和敬畏,侧面衬托了李白的非凡魅力和影响力。
“长鲸一去不复逢,乾坤万里号秋虫”表达了李白如长鲸般的一去不复返,他的离去给天地间留下了长久的寂静和哀伤,如同秋天的虫鸣一般悠长。
最后,“当年咳唾留绝峰,至今树石生春风”回忆了李白当年在泰山绝峰上留下的诗句,至今仍能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和生机。而“我欲追之杳无踪,不意邂逅会此中,屋梁落月依然空”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虽未能直接追随李白,但有幸在此处与李白的作品相遇,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泰山观日出传说的想象和描绘,不仅展现了李白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