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的静谧景象。"春林通一径",写出了小路蜿蜒穿过春意盎然的树林,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野色此中分",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和深远感。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通过鹤的踪影和竹林中的泉水声,诗人寓情于景,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细致地描绘了雨后青草的清新和夕阳映照下山色的变幻,富有动态美。
最后两句"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找采药人或隐居者,而那简朴的柴门背后,是与世隔绝的宁静,以及缭绕的白云,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山林幽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佳作。
不详
一字子畏,、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画堂基构画船通,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不妨唤作水晶宫。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
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
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