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雨寿处州刘使君

括苍罗万山,土少石嵯峨。

地僻寡商贾,寻丈耕陂陀。

况值风尘起,逃亡今巳多。

存者悲徵税,行者泣负戈。

皇天久不雨,嗷嗷其奈何。

秋七月之交,阴云翳庭柯。

南山殷其雷,北山雨滂沱。

田家嗟有生,老稚抚其禾。

欣欣喜相语,兹雨理则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处州地区的一幅社会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百姓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中的生活状态。

首先,诗的前四句“括苍罗万山,土少石嵯峨。地僻寡商贾,寻丈耕陂陀。”描绘了处州地区的地理环境,群山环绕,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商业活动稀少,农民只能在崎岖不平的田地上劳作,生活条件艰苦。

接着,“况值风尘起,逃亡今巳多。存者悲徵税,行者泣负戈。”描述了社会动荡的背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许多人为了逃避战乱而逃离家乡,留下的人们不仅要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还有随时可能被征兵入伍的恐惧。

“皇天久不雨,嗷嗷其奈何。”表达了对长期干旱的担忧,人们生活困苦,面对自然的考验显得无力和无奈。

“秋七月之交,阴云翳庭柯。南山殷其雷,北山雨滂沱。”描绘了秋季的一场大雨,乌云密布,雷声轰鸣,雨水倾盆而下,给久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

最后,“田家嗟有生,老稚抚其禾。欣欣喜相语,兹雨理则那。”展现了农民们在雨后的喜悦之情,他们抚摸着庄稼,相互安慰和鼓励,这场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旱情,也给予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的描写,反映了明朝时期处州地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63)

殷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

  • 字:近夫
  • 号:石川
  • 籍贯: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
  • 生卒年:1480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弟云霓北归(其一)

怀疴苦簿领,抱归心匪他。

中原犹虎豹,南国多风波。

菽水巳久旷,鸿雁各蹉跎。

冉冉岁云暮,悲怆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弟云霓北归(其二)

奈何冰雪时,子来慰我思。

相对乃非梦,拭泪问所知。

笑言陶佳月,登临赋新诗。

款曲踰三旬,倏忽成分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弟云霓北归(其三)

分离胡山阴,飞雨洒征衣。

靡靡万里途,念子复当归。

逝言为谁感,居情实自违。

游子身尚强,得以慰庭闱。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弟云霓北归(其四)

庭闱空在望,屯云蔽层峦。

辛勤归须早,勿畏朔风寒。

别促岂不悲,愿言慰慈颜。

明年芳草节,迟我当来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