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景象的诗,充满了悲凉和苍凉。"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两句表达了对远离战场的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之情,通过“哀”字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而“新阡绛水遥”则描绘了一种隔绝与渺茫。接下来的"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两句,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场上的凄凉景象和自然界的阴冷气氛,"路人"指的是那些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被战争所困扰,不禁悲从中来;"天意"则隐喻了一种超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命运。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两句,展示了边塞军队的英勇和坚定,以及对敌人的冷静态度。"部曲"指的是军中精锐之士,他们在长期的战争中保持着锐利;而"匈奴气不骄"则表明尽管敌人强大,但他们并未因此而自满或轻视。
最后的"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两句,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英雄事迹的回忆。诗人感慨于无法亲见那些英勇的战略和壮举,只能在大自然中寻找些许安慰,而"大树日萧萧"则是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将士们英勇事迹的敬仰和无奈。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
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
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
藩篱无限景,恣意买江天。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