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维那归径山就简虎岩和尚

水云相望楚与吴,三年不作问安书。

英英禅子来岩边,为我细说岩平安。

但言倒握无形棒,若佛若祖难近傍。

烦寄一语休拍盲,本来无佛无众生。

不妨借取腕头力,永为大地人知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名为《珍维那归径山就简虎岩和尚》。诗中描绘了禅师之间的交流与智慧的传递,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水云相望楚与吴”,以山水相隔喻指两地禅师的相望,隐含着时空的距离与心灵的沟通。接着,“三年不作问安书”则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成长。

“英英禅子来岩边,为我细说岩平安”,描述了一位禅师(英英禅子)来到岩边,向诗人详细讲述岩地的现状与平安,体现了禅宗中重视直接体验与内心感悟的传统。通过禅子之口,诗人得以了解岩地的情况,也间接反映了禅宗强调心传与直觉的重要性。

“但言倒握无形棒,若佛若祖难近傍”,这一句运用了禅宗中的比喻,将无形棒比作禅者的智慧与修为,强调其难以捉摸、超越常规的特点。同时,提到“若佛若祖难近傍”,进一步突出了禅宗追求超越传统宗教形式,强调内在觉悟的精神特质。

“烦寄一语休拍盲,本来无佛无众生”,诗人在此呼吁禅师们不要陷入形式主义的束缚,提醒他们认识到佛性与众生性本自具足,无需外求。这体现了禅宗反对偶像崇拜,倡导内在觉醒的思想。

最后,“不妨借取腕头力,永为大地人知识”,诗人鼓励禅师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世人带来启示与指引,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禅师们的期许,也体现了禅宗致力于普度众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以及诗人与禅师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礼仗锡巳禅师塔

吞却七峰无寸土,灼然无地著尸骸。

不知当日谁闲管,刚把虚空掘窖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礼思大禅师塔

岿然七十二峰秀,灵骨温温色尚新。

我若等闲开坐具,阿师无地著浑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礼杨岐禅师塔

正脉如今一线微,不堪惆怅泪交颐。

冷云深没楚山顶,全体当年缩项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悼霍山

老倒霍山无赖吒,妙高峰顶恣抛沙。

大开死口凌霄上,又是一番重退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