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雨过,逢冶湄令君初度,置酒庭前,遂成小词

流萤暗扑,红兰初吐,过雨玻瓈如洗。

制成美锦傲天孙,倩乌鹊、桥边报喜。

宛转西泠,巧逢仙令,歌沸采莲声里。

双星今夜挽银河,吹横笛、更浇残垒。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鹊桥仙·七夕雨过》描绘了七夕雨后的情景,流萤在暗中飞舞,红兰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鲜艳,如同经过洗涤的玻璃般明亮。诗人借此美景,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节日的喜庆气氛,将织女与牛郎相会的神话融入其中,通过乌鹊报喜的形象,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佳节的到来。

“宛转西泠”一句,写出了在西泠湖畔的婉转旋律,恰逢仙令(可能指当地仙子或尊贵人物)的到来,歌声在采莲的热闹声中回荡。接下来,“双星今夜挽银河”寓意着牛郎织女的相会,而“吹横笛、更浇残垒”则增添了节日的欢快和庆祝的气氛,仿佛笛声在驱散战争的痕迹,带来和平与团圆。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人间烟火,展现了七夕佳节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赞美。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离亭燕.偶忆

记得鸦鬟初剪。娇晕额黄低浅。

叠枕添香薰翠被,曾把鲛绡偷染。

悄悄怕防闲,早被鹦哥听见。桂子樱桃呼遍。

谁锁东风庭院。憔悴章台杨柳色,此际绿阴浓满。

懊恼是西陵,牵惹离亭飞燕。

形式: 词牌: 离亭宴

谢池春.柬毛大千广文,兼寄大可

大小毛生,岂让谢家池草。验鬓丝、心情不老。

马曹萧寂,苜蓿盘空抱,妒歌楼、碧笙缥缈。

劈笺索米,何日寻君醉倒。被晴湖、桃花微笑。

堪怜好景,过苏堤春晓。暮潮回、且乘烟棹。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青玉案(其一)春夜张灯饮碧桃花下

离魂倩女东风起。笼夜月,情无底。

人面去年谁与比。

暗怜小玉,重思崔护,深院愁如水。

太湖石畔苔茵洗。凤胫灯寒藏树尾。

只恐似他轻薄死。

故烧红烛,满斟玉斝,狼藉胭脂里。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二)题王丹麓听松图

谡谡涛声耳畔过。好梦北窗吹破。

弄笛弹琴惟一个。

枕流漱齿,科头濯足,片石堪趺坐。

高披鹤氅烟霞堕。濯濯王恭还似么。

手种龙鳞今已大。

拂衣元亮,挂冠弘景,招与松间卧。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