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和屈寓庵写愁韵》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无法成眠的愁苦心境。首句“底事中宵梦不成”,直接点出主人公在深夜难以入眠,不知何故心中充满忧虑。"一身无那万愁并",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纷繁复杂,难以排遣。
接下来,“飘零踪迹随蓬转”暗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流露出无奈与孤独。“澹泊生涯费舌耕”则揭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以教书为生,但内心却饱受愁苦煎熬。
“短蜡烧残寒漏永”描绘了夜深人静,蜡烛将尽,滴水成冰的寒冷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慈乌啼断月华明”借乌鸦的啼叫和明亮的月光,增添了凄凉的意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哀伤。
最后两句“年来多少伤心恨,都付梅花晓角声”,以梅花和晓角声作为象征,将所有的忧愁与遗憾寄托于即将到来的黎明,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又无奈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