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

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

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

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

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朱邦宪的《荆轲》诗,通过对荆轲刺秦未果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壮士荆轲的悲剧命运和其高尚气节。首句“匕首无功壮士丑”,以荆轲未能成功刺杀秦王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同时也揭示了壮士的尊严不容玷污。

次句“函封可惜将军首”进一步强调了荆轲的牺牲,即使失败,他的头颅被函封,也显示出他的英勇与悲壮。诗人感慨于田光之死,他本可以为国家保存一线生机,但为了忠诚,选择了自我牺牲,“秦庭一死谢田光”。

接下来两句“社稷何曾计存否”,诗人反思荆轲的行为是否真的只为报答田光,还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虑,暗示了荆轲的行动可能并未得到最终的认可,但他的精神却令人敬仰。

最后两句“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诗人想象秦王绕柱逃避的情景,以及舞阳(秦舞阳)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对比了荆轲的冷静与舞阳的怯懦,暗示了刺杀行动的艰难和荆轲的智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扬了荆轲的英勇,又揭示了刺秦行动的复杂性和荆轲的无奈,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收录诗词(5)

朱邦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父朱豹,官福州太守。幼敏慧,九岁丧父,哀毁如成人。为太学生。性慷慨,能急人之难。耻为纨裤子弟及儒生。博览典籍,不屑为时文,诗笔古雅绝伦。与四明沈明臣、吴门王稚登最厚善。著有《集》

  • 字:察卿
  • 籍贯:松江府上海

相关古诗词

寒夜集家兄园居有怀唐光禄三丈

骑马冲寒共出城,一尊宵宴惬欢情。

棋声到树鸟不定,池影入窗人倒行。

林满清霜山更瘦,地留残雪月逾明。

天涯忽忆离群客,长乐闻钟梦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其一)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其二)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无题

长干车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梦中。

杨柳有声吹作笛,梅花无数落随风。

春山尚斗颦间翠,夜月都消枕上红。

惆怅当时歌舞处,夕阳犹照小桥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