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异乡,夜晚独自面对孤灯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吟苦竟忘寐”,写出了诗人深夜难眠,沉浸在深沉的思考或忧愁中,以至于忘记了入眠。接着,“一灯孤影人”一句,形象地勾勒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在昏黄灯光下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溪楼连夜雪,山县隔年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的冬日雪景与想象中的春日山城景象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雪花纷飞的夜晚与隔年的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生机勃勃之境的向往。
“水碓响空涧,石床生薄尘”描绘了旅居环境的简陋与荒凉,水碓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间,石床上积满了薄薄的灰尘,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最后,“寒更过桥去,还向酒家亲”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寒夜中的更声伴随着他走过小桥,最终又回到了酒家,似乎在寻求片刻的慰藉与温暖。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逃避,也暗示了在异乡寻求情感寄托的普遍人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居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