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梅花

岭上归来岁未残,一枝已放暮林端。

小春花事惊蓬鬓,独客江城畏早寒。

乱日关山荒笛满,天涯何处故人看。

柴门风雪休相问,落木空庭自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归家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岭上归来岁未残”,写出了诗人从山岭归来,发现一年尚未完全结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一枝已放暮林端”描绘了一幅夕阳下,山林中仅有一枝梅花绽放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着孤独与寂寞。

“小春花事惊蓬鬓”一句,通过“小春”这一季节特征,以及“蓬鬓”的形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来临的冬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紧接着,“独客江城畏早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独自漂泊在异乡的旅人,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感到畏惧,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半部分,“乱日关山荒笛满”描绘了战乱时期,关山之间充满了荒凉与哀伤,笛声悠扬,传递出一种悲凉的情绪。“天涯何处故人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找慰藉的愿望。最后,“柴门风雪休相问,落木空庭自倚阑”两句,诗人选择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即使外界环境恶劣,他也要保持独立与坚强,倚靠在空旷的庭院栏杆上,似乎在自我安慰,也暗示着对未来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一)

荒亭仄径背人知,日对清寒病较差。

三板桥危邻月暗,一溪草瘦鹭痕奇。

无烟茅店渔沽雪,偶叩柴关犬应篱。

不必摇樽愁已散,横参耿耿早灯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二)

孤村残臈岁云徂,野屐冲寒未用扶。

风月佳时何恨冷,溪山幽处不愁无。

林昏饥鸟依香坐,寺古荒墙对佛癯。

雨雪十年盟可共,故人踪迹水云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三)

未到溪桥清已绝,孤香为我浣衣尘。

久辞炉火吟窗冷,独耐村寒拥絮贫。

古驿人归残店月,空园信断隔江春。

好花时节真难负,与尔还山早结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四)

孤情掩迹断垣中,茅店林西草舍东。

不到天涯心事苦,虚眠床影夜愁空。

一双屐破骑驴径,三两花寒坠帻风。

良久冻渔溪畔立,鳞鳞初月半痕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