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远疏浇溉,墙低劣蔽遮。
初无虎守杏,况有蝶穿花。
薄采难纫佩,深培待茁芽。
嗟余愧迂叟,招汝兴仍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漳兰为丁窃货其半纪实四首(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池塘、墙垣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自我反省。
"池远疏浇溉,墙低劣蔽遮。"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幅荒废的园林景象。池塘因无人照料而长满了杂草,水面也变得不再清澈;墙壁则已经破损,野蔓和杂草在墙上纵横交错,遮挡了视线。这两句诗设置了一种凄凉、废弃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基调。
"初无虎守杏,况有蝶穿花。" 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园林荒芜的意象。杏树原本应该由猛兽守护,但现在连猛兽都不见踪迹;而蝴蝶在花间穿行,不仅没有惊扰,而且显得异常安适。这两句诗表达出一种事物失去了本质功能与秩序的无奈。
"薄采难纫佩,深培待茁芽。" 这两句转向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努力。尽管外在条件不佳(薄采),但仍旧要坚持去做(难纫佩),而内心则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期望(深培)和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待茁芽)。这里体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
"嗟余愧迂叟,招汝兴仍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呼吁。诗人对于过去的自己感到懊悔(嗟余愧),认为自己曾经迂腐无用;而现在,则希望能够吸引他人(招汝)共同投入到某种事业或理想中去,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是一再地延误和等待(兴仍赊)。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过往、当前状态以及未来的深刻思考。同时,这种思考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主人拙樊圃,家贼巧穿窬。
鼠子敢予侮,麟翁以盗书。
空搔双白鬓,不奈一长须。
自笑关防晚,花傍且燕居。
五十盆苍翠,皆从异县求。
不能防狡窟,未免破鸿沟。
惨甚兵初过,苛于吏倍抽。
渠侬慕铜臭,肯为国香谋。
惜身顾影世滔滔,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
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仅存一鉴今亡矣,想见昕朝亦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