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九首(其四)

极目沧江,扁舟外、长天泬寥。

泻万里、层澜如雪,狂飞怒号。

叠叠鱼龙埋宿雾,明明日月桊银涛。

沸汤般、不息向东流,迎海潮。芙蓉皱,春水桥。

蒲桃涨,秋水桡。似梦回巫峡,神游汉皋。

浪滚波掀今变古,沙翻石漱暮还朝。

爱微风、吹起碎珍珠,花影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诗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象,以“极目沧江”开篇,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江面。诗人通过“扁舟外、长天泬寥”,将读者带入一个空旷辽远的意境之中。接着,“泻万里、层澜如雪,狂飞怒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奔腾的气势,仿佛千军万马在咆哮,又如白雪纷飞,壮观而震撼。

“叠叠鱼龙埋宿雾,明明日月桊银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江面上雾气缭绕、鱼龙潜伏的神秘景象,另一方面则展现了日月映照下波涛如银的明亮画面,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丽的氛围。

“沸汤般、不息向东流,迎海潮”进一步强调了长江水流的永不停歇,仿佛沸腾的热水一般,向着大海的方向奔腾而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潮汐。这种动态的描绘,赋予了长江生命般的活力与力量。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芙蓉皱,春水桥。蒲桃涨,秋水桡”等句子,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江水的形态变化联系起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姿。同时,“似梦回巫峡,神游汉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向往,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之中。

“浪滚波掀今变古,沙翻石漱暮还朝”则反映了自然界中永恒的循环与变迁,无论是浪涛的起伏,还是沙石的流动,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断更迭。最后,“爱微风、吹起碎珍珠,花影摇”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吹过水面时,如同破碎的珍珠散落,以及花影随风摇曳的美丽场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柔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满江红九首(其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长江壮美而又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00)

奕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九首(其五)

黄石矶边,大江曲、山雄滩恶。

风暴起、云飞水立,电雷交作。

吹箨危帆收不及,翻花雪浪开还落。

羡芙蓉、浅港不知愁,双鸳泊。西山外,云初薄。

斜阳里,虹尤著。有舟人相庆,洗杯同酌。

千里芦花明反照,一年好景难先约。

坐船头、沽酒晚凉生,瓜堪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六)

砖老苔荒,高寒外、斜阳影卧。

蹑危蹬、级寻鱼贯,梯旋蚁磨。

山海万重秋万里,虚空如寄云如堕。

瞰齐州、九点渺茫烟,如星大。金刚顶,莲花朵。

转轮藏,须弥座。省禅机、又且胡卢提过。

天会九年名姓在,老僧百岁袈裟破。

唱新词、独立最高头,无人和。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七)

滚滚黄流,是禹迹、神功初奠。

极远目、乱峰西北,潮头一线。

燕赵河山多感慨,金元事业空交战。

想平沙、毡帐竖黄旗,标行殿。七百载,风云变。

古今事,波涛卷。剩长桥顽石,平拖如练。

税局喧哗争过客,堤城嵲屼依村店。

叹年时、骑马往来频,英雄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八)

被岸茫茫,渺空阔、中流一叶。

送君者、自崖而返,浪花如雪。

心地本安休断臂,脚根不稳争饶舌。

托微波、泛泛此身轻,无家别。浮沤念,起复灭。

涅槃路,直且捷。向澄圆觉海,远离一切。

无住亦非心境界,有情须作真豪杰。

懔荧荧、碧眼照乾坤,超分别。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