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恨

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

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无人抄写诗文,老者常独自吟唱,生活漂泊不定。
有时声音低沉,落在床铺上,连枕头和席子都仿佛听不懂他的诗韵。
即使是微小的蚂蚁争斗,也能清晰地听到他的病中吟诵。
他分辨不出自己的声音大小,但自然的天性使他的诗歌充满灵性。

注释

无子:无人。
抄文字:抄写诗文。
老吟:老者吟唱。
飘零:漂泊不定。
吐向床:落在床铺上。
枕席:枕头和席子。
不解听:听不懂。
斗蚁:蚂蚁争斗。
病闻:病中的声音。
清泠:清晰。
小大:声音大小。
自然:自然的。
天性灵:充满灵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和无奈。"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尤其是那些已经逝去的欢乐时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孤独。"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则写出了老人在床上低声吟诵诗文,但连枕头都无法理解他的感慨,这种无奈的情形让人感到心酸。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一句中,斗蚁即是蚂蚁,用以比喻自己在晚年时的渺小和不起眼。"病闻亦清泠"则表达了诗人虽身患疾病,但内心依然澄明。

最后两句"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意味着在老年之际,对世事已无所谓,不再过分计较大小,也不再刻意追求什么,顺其自然,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同时,这种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

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天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自叹

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

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

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

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

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

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

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

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

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

江汉沙泥洁,永日光景新。

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

驱驰竟何事,章句依深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自惜

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

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

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

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

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咫尺不得见,心中空嗟嗟。

官街泥水深,下脚道路斜。

嵩少玉峻峻,伊雒碧华华。

岸亭当四迥,诗老独一家。

洧叟何所如,郑石唯有些。

何当来说事,为君开流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