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八月感事(其四)

卧病危城日百惊,剧怜身死太无名。

焦头讵解中朝祸,泣血徒伤下士情。

九庙鉴观应不远,诸君功罪岂难明。

上方有剑无人请,惭愧平陵折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文人李慈铭所作的《庚申八月感事》系列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身处动荡时局,忧虑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情感。首句“卧病危城日百惊”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而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城池中,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剧怜身死太无名”则流露出对自身地位卑微、生死无闻的感慨。

接下来,“焦头讵解中朝祸”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内部纷争和国家危机的深深忧虑,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大局。“泣血徒伤下士情”进一步抒发了他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自己却无能为力。

“九庙鉴观应不远”暗指历史会公正地审视当下的政局,暗示未来会有公正的评判。“诸君功罪岂难明”强调了对权臣们的功过是非终将大白于天下。

最后两句“上方有剑无人请,惭愧平陵折角生”寓言深刻,上方剑象征着天子的权力和正义,但无人挺身而出;诗人自比为平陵折角生(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或不得志之人),表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自己未能尽责的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哀叹,又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和珊士送春诗心字韵

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

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

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夜戏效义山无题(其一)

画帘疏雨隔微尘,独夜房栊易怆神。

淡墨罗巾镫畔字,小风铃佩梦中人。

难销碧玉当年恨,留得文箫旧日贫。

除却小敷山下路,天涯何处更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夜戏效义山无题(其二)

潭水闲门倒影斜,金铺深掩玉窗纱。

骄骢日夕偏知路,乱燕春深未定家。

银烛惯侵三五月,铜壶低隔一分花。

江湖侧帽填词客,长与年年减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雨夜戏效义山无题(其三)

小别东风不自由,香车油壁几句留。

难忘玉手搴帘笑,谁遣蛾眉满镜愁。

莺语画屏人倚瑟,蛛丝小幔月当楼。

银河不信谁相待,泻作潇潇暮雨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