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行

悠悠异乡人,望望故乡月。

四十二回天上圆,回回见月归心折。

我家高堂临海城,阿母向天看月行。

月行若照儿行处,应念白发增新明。

少妇持杯月中立,劝姑赏月还暗泣。

良人在远妇独眠,洞房月冷如黄泉。

寻常有月谁不看,别离看月情始见。

形式: 古风

翻译

远方游子心悠悠,仰望故乡那轮月。
月亮共圆四十二回,每次望月思乡愁更切。
家乡高楼靠海边城,母亲抬头望月行踪。
月光若照我行径,该会添忧白发生。
少妇举杯月下立,劝母赏月却暗自落泪。
丈夫远去她独眠,新房月色冷似黄泉。
寻常月夜众人观,离别之时月更牵情。

注释

异乡人:远离家乡的人。
故乡月:家乡的月亮。
四十二回:多次循环。
归心折:心绪纷乱。
高堂:高大的房屋。
阿母:母亲。
儿行处:我行走的地方。
白发增新明:增添新的白发。
少妇:年轻的寡妇。
姑:对长辈的尊称。
良人:丈夫。
黄泉:阴冷的地下世界。
寻常有月:平常的月夜。
别离:离别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异乡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月亮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牵挂和对母亲的思念。诗中“悠悠异乡人,望望故乡月”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之情,"四十二回天上圆,回回见月归心折"则描绘出每当月亮时,内心的不舍与牵挂。

接着,“我家高堂临海城,阿母向天看月行”两句,通过对故乡地理位置的描述和母亲望月的情景,更深化了游子的思念之情。而“月行若照儿行处,应念白发增新明”则表达出诗人希望母亲健康,并且在月光下思念儿女。

"少妇持杯月中立,劝姑赏月还暗泣"一句,描绘了少妇在月光下举杯劝酒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良人在远妇独眠,洞房月冷如黄泉"则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深夜里的寂寞。

最后,“寻常有月谁不看,别离看月情始见”两句,通过月亮这一共通的自然景观,强调了人在异乡时对故乡的思念,是如何随着月光的变化而愈发深刻地显现出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离别之情。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九)

一片冷截潭底月,六弯斜卷陇头云。

形式: 押[文]韵

东湖(其一)

湖景甲东城,亭台相照清。

地分春色早,波动日华生。

绝胜新图展,涵虚古鉴明。

绿杨烟岸侧,风约钓舟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湖(其二)

三月前头二月天,湖亭雄绝富韶妍。

石形卓砌虎蹲岸,樯影浸波龙卧渊。

向日鲜明花曝锦,随风零乱柳飞绵。

春来此地堪行乐,谁共赏心张雅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李都官道堂

高挂朝冠返故乡,静延真侣创新堂。

不容閒草依阶砌,已许归云宿栋梁。

爱客定须添酒病,惜春应未减诗狂。

肯同阮巷分南北,松竹交阴隔藓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