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林野水白鸥閒,细雨浓云杳蔼间。
若得扁舟载春酒,画图都是米家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疏林野水白鸥閒",寥寥几笔勾勒出稀疏的树林、野外的水面和悠闲自在的白鸥,展现出自然的恬静与和谐。"细雨浓云杳蔼间"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细雨如丝,浓云低垂,给整个画面蒙上一层迷蒙的烟雾,增加了几分朦胧美。
诗人的心愿在后两句中流露:“若得扁舟载春酒,画图都是米家山。”他想象自己能乘一叶扁舟,带着春酒,在这如画的山水间畅游,仿佛整个世界都化为了宋代画家米芾笔下的山水画卷。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诗人对山行雨中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审美追求。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仙草灵芽出洞天,封题千里附归鞭。
月明记得相寻处,曾试林间第一泉。
霜枝露叶长丛丛,铸就黄金讶许同。
昨日不缘行药到,又成寂寞付秋风。
冷坐东篱句自敲,旁人错讶候香醪。
餐英饮水寻真乐,久与王弘著绝交。
露下碧丛珠滴滴,月明素萼雪团团。
不知晚节全清白,更向东篱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