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雪

冻云著地静无风。簌簌坠遥空。

无限人间险秽,一时为尔包容。

凭高试望,楼台改观,山径迷踪。

唯有碧江千里,依然不住流东。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冰冻的云层贴着地面安静不动,雪花簌簌地从远处飘落。
无尽的人世间险恶污秽,此刻都为你所包容。
站在高处眺望,楼阁的景象改变了,山路也变得难以辨识。
只有那碧绿的江水,依然静静地向东流淌。

注释

冻云:冰冷的云层。
著地:贴着地面。
静无风:安静没有风。
簌簌:形容雪花落下声音。
坠:落下。
遥空:远处的天空。
人间:人世间。
险秽:险恶污秽。
一时:此刻。
包容:包含,接纳。
凭高:站在高处。
楼台:楼阁。
改观:改变景象。
山径:山路。
迷踪:难以辨认。
碧江:碧绿的江水。
千里:广阔的江面。
依然:仍然。
不住:不停。
流东:向东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观照自在的高远境界。开篇"冻云著地静无风",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严寒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氛围,使人感到一种时间似乎凝固的感觉。而紧接着的"簌簌坠遥空"则是对远方山脉连绵不绝的描写,这里的"簌簌"形容声音,更增添了一种空旷幽深之感。

接下来的"无限人间险秽,一时为尔包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污浊尘世的一种超然态度。"一时为尔包容"则显示出诗人心胸宽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复杂多变的人间是非观照而不受其影响。

"凭高试望,楼台改观,山径迷踪"这几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这里的"楼台改观"可能象征着对过去认识的更新,而"山径迷踝"则暗示了前行道路的复杂与未知。

最后两句"唯有碧江千里,依然不住流东"表达了一种生命力和时间流转的永恒性。即便是诗人自己也无法完全脱离这种自然规律,但他却能够在这不断流动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除夜

结柳送穷文,驱傩吓鬼。爆火熏天漫儿戏。

自家炉鼎,有却冷清清地。腊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与做些,神仙活计。铅汞收添结灵水。

跳丸日月,一任东生西委。玉颜长向此,迎新岁。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一)叔父庆宅并章服代作

健卒走红尘,芝封飞到。金缕斜斜印三道。

舞鸾翔凤,犹带御炉烟袅。茜衣新象笏,银章好。

对此况当,莺花缭绕。画栋翚翚映蓬岛。

绣帘初卷,共指松椿偕老。浩歌拚烂醉,金尊倒。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

风雨揽元宵,收灯方了。深院红莲尚围绕。

德星同聚,更有祥光临照。始知真洞府,春长好。

应是化工,偏怜衰老。剩把青藜作荣耀。

正须沈醉,拚却玉山频倒。寄声更漏子,休催晓。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摇挨遍/采莲令

南邻幄丹宫,赤伏显符记。

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

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

天子当膺,无疆万岁。北窥玄冥,魁杓拥佳气。

长拱极、终古无移。论南北东西。相直何啻千万里。

信难计。

形式: 词牌: 采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