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上曲七首(其五)

紫禁昭君生入胡,琵琶千岁唱蘼芜。

向来北去红颜妇,多少良工作画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中的昭君出塞故事,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文化韵味。"紫禁昭君生入胡",开篇即以昭君的身份和命运为切入点,将她从皇宫深禁到远赴边疆的转变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象征意义。"琵琶千岁唱蘼芜",通过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千年传唱,暗示了昭君故事的深远影响和流传不衰,蘼芜则可能象征着她的哀怨与思念。

"向来北去红颜妇",点出了昭君作为女性角色的独特命运,她被迫远离故土,北行千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红颜妇人之一。"多少良作画图",则表达了后世对昭君故事的广泛艺术创作和传颂,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留下了昭君形象的无数版本,展现了人们对这段历史故事的深深关注与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化处理,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悲壮与复杂,也反映了历史变迁中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的重要作用。通过昭君的故事,诗人探讨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命运选择与社会地位,以及艺术如何成为记录和传播这些故事的重要媒介。

收录诗词(465)

沈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塞上曲七首(其六)

摩笄山头烽火红,须臾照见数营空。

贼来不解传刁斗,何况云台论战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古塞上曲七首(其七)

古来大将运机谋,指画军符夜未休。

可怪红妆连甲队,欲将歌舞觅封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长安道三首(其一)

来往都城道,探知朝士心。

若闻身世事,定肯却黄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长安道三首(其二)

一日再三往,奔驰十二时。

郊原芳草意,惟有马蹄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