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把咽喉吞世界,盖因奢侈致危亡。

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亦深。

形式:

翻译

必须有吞吐天下的豪情
因为奢侈的生活导致了衰败和灭亡

注释

咽喉:比喻控制或影响全局的关键位置。
奢侈:过度的享受和浪费。
危亡:危险和灭亡。
抛却:放弃,舍弃。
风高:比喻形势严峻或时机不利。
更亦深:更加深入或严重。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戴偃之手,是一首警世之作,通过咏叹历史教训,劝诫当权者要有所为而为之,不可贪图享乐以至于国破家亡。全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每个字都透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须把咽喉吞世界" 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对权力无限扩张的贪婪欲望,他们试图将整个世界置于口中,吞没一切,这种野心往往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

"盖因奢侈致危亡" 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历史上许多王朝衰败的根本原因:奢侈与腐化。诗人提醒统治者,过度的奢侈生活不仅耗费国力,还会导致民心丧失,最终招致灭顶之灾。

"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亦深" 这两句则是对当权者的忠告。诗人告诉他们,如果已经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就应该立即改正,不要等到危机四伏、风雨交加之时,那将更加难以挽回。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未来警醒的深刻思考。戴偃借此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忧虑,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收录诗词(2)

戴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乾。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蛾绕灯轮千燄动,鹤飞云路一声长。

形式:

下第夜吟

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坐落千门日,吟残午夜灯。

形式: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