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春

不向花前为怯春,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愁春》由明代诗人杨宛所作,通过对春风与花朵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无奈。

首句“不向花前为怯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并非畏惧春天的到来,而是另有原因。这里的“怯春”并非对季节的恐惧,而是对春天所带来的变化和生命的流逝感到不安,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次句“春风似也不怜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风本是自然界中温柔而充满生机的力量,但在诗人眼中却似乎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关怀与理解。这句诗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春风人格化,赋予其情感,强化了诗人孤独与被忽视的感受。

后两句“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身体的不适。白天(“明”)的春光不仅没有带来愉悦,反而加重了内心的愁绪;夜晚(“阴”)的凉意则让身体更加虚弱。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天时的复杂情绪,以及这种情绪对身心造成的双重打击。

整体来看,《愁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自然景物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天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哀愁。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24)

杨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看美人放纸鸢(其一)

共看玉腕把轻丝,风力蹉跎莫厌迟。

顷刻天涯遥望处,穿云拂树是佳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看美人放纸鸢(其二)

愁心欲放放无由,断却牵丝不断愁。

若使纸鸢愁样重,也应难上最高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看美人放纸鸢(其三)

羡伊万里度晴虚,自叹身轻独不如。

若到天涯逢荡子,可能为报数行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看美人放纸鸢(其四)

薄情如纸竹为心,辜负丝丝用意深。

一自飞扬留不住,天涯消息向谁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