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云朵的影子浸在江水里,鸿雁正打算往南飞。带着酒壶和客人们一起登山去往哪里呢?当然是找一个苍翠清寂、烟雾氤氲的地方。人世间难得一笑,还好有紫萸黄菊可以摘下来插满头,尽兴而归。风景还是往年的风景,可惜人早已不是往昔的人了。
为了庆贺重阳节,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请不要再推辞不喝了。人活着就像寄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非要奔波劳碌,到最后还怨恨人生苦短呢?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春花开了又谢,亦有无数日的月亮盈了又缺,无穷无尽。如果能够明白,就不会再有危机感。你去问问齐景公,何必为人生短暂而泪沾衣襟。

注释

结客:和客人们一起登山。
尘世:即人生。
紫萸:即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
酩酊:大醉貌。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学者朱熹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三)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朱熹在此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诗中的“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江水弥漫,如同云影一般,而鸿雁则是季节迁徙的象征,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换。

接下来的“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携带酒壶,与朋友共饮,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快乐。在这片云雾缭绕、翠绿一片的环境中,诗人寻找着心灵的寄托。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间难得真挚笑容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花卉的喜爱。紫萸和黄菊可能是指某种野花,它们在诗人的心中象征着纯净与自由。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强调了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哲理。今天所见的风景虽依旧美丽,但身处其中的人却早已不是往日之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沉思。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则是在强调在美好的时光中,要尽情享受,不要错过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机会。诗人通过“酩酊”一词,传达出一种对酒的享乐,也反映了他希望在欢愉中暂时忘却世间烦恼。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几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生命短暂,如同旅途中的客栈,我们又何必为那些无谓的辛劳与抱怨而困扰自己呢?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不断轮回的自然景象和人世间的危险局势的一种感慨。春去秋来,每个季节都有其美丽,但在这不断变化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未知的危机。

最后,“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则是在询问隐居于牛山之上的友人,为何要独自承受世间的风霜?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共享天下的愿望。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西江月(其一)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