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石唐馀物,来兹孰记年。
嵌空危砌下,怪丑好花前。
名氏坳犹刻,藤萝穴任穿。
最宜秋后看,班驳藓痕圆。
这首诗描绘了两块古老的石头,它们是唐朝遗留下来的物品,年代久远,已无从知晓确切的纪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这两块石头的形态与周围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石头的“嵌空”与“怪丑”形成鲜明对比,却在“好花”的映衬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石上的“名氏”虽已模糊,藤萝却自由地在其间穿行,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
诗中特别强调了在秋天观赏这些石头时的情景,“班驳藓痕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到来后,石头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仿佛圆润的图案,为这静谧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命的色彩。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待月西台早,移时凭曲栏。
云端开玉叶,海面起金盘。
燕席通宵雅,凉波入坐寒。
香风来不断,清露裛红兰。
亭出水中央,轻风四面凉。
岸平飞略彴,波暖戏鸳鸯。
静夜蟾蜍落,清秋菡萏芳。
公馀时独坐,万虑默皆忘。
西北高楼上,南山日面栏。
势笼秦地胜,阴落渭波寒。
带雨新屏活,穿云古道难。
仙扃如可造,便拟挂朝冠。
迢递穿花出,弯环作篆来。
若非天上醴,不泛洞中杯。
水鸟浮还没,仙航去复回。
蓬瀛真境事,销得玉山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