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怨.宣武城南夜集感事和清真

白眼看天如醉,梦云谁唤醒。

糁绮陌、舞絮狂尘,伤春泪,漫洒新亭。

微茫西山一角,沧波底,日落山更青。

但怪他,片石无言,冤禽恨,抵死填海盈。

旷望去天几程。

珠宫旧事,仙才枉说飞璚,月冷风清,羽衣谱,敛愁听。

苕苕凤楼残点,独立尽,五更情。漂花满城。

东风不到处,花又零。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夜晚在宣武城南集会时的感触,通过白眼看天、梦中云彩、春景凋零等意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往事的追忆。"白眼看天如醉",写出词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梦云谁唤醒",暗示着无法摆脱的梦境困扰。"糁绮陌、舞絮狂尘",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短暂,以及词人对春逝的感伤。

"伤春泪,漫洒新亭"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惜春之情,"微茫西山一角"则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冤禽恨,抵死填海盈"借冤禽之恨,寄托词人无尽的哀怨。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易逝,往事如烟,"珠宫旧事,仙才枉说飞璚",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月冷风清,羽衣谱,敛愁听",通过月色和音乐来寄托愁绪,"苕苕凤楼残点"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五更情"则暗示了词人彻夜难眠的忧思。最后,"漂花满城。东风不到处,花又零"再次强调了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以及词人对无常世事的无奈。

整体来看,郑文焯的《绮寮怨·宣武城南夜集感事和清真》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在夜晚聚会中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还京乐

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

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泪。向清波底。

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

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

形式: 词牌: 还京乐

夜飞鹊.出南郭望西山和清真别情

城南有情月,知我悽其,临别更送清辉。

吟边白发已愁尽,京尘依旧缁衣。

烟霄旷回眺,看仙山楼阁,海戍旌旗。

长安梦短,过津亭、酒醒偏迟。

身似十年江燕,帘幕易秋风,残社空归。

休问乌衣故国,寻常陌巷,重到应迷。

数峰缺处,倩苍云、补向天齐。

但红桑成亩,青芜变海,弱水还西。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蓦山溪

吟边灯火,梦熟城南路。

归骑每侵晨,月初沈,西山缺处。

残笺满袖,都是别君词,空愁语,休延伫,酒醒天涯去。

飘零到此,客枕高楼雨。

鹤唳似惊风,渺瓯蛮,瘴江战鼓。

扁舟不繫,一夜故园心,杯未举,愁先注,白发缘行缕。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月下笛.戊戌八月十三日宿王禦史宅,夜雨闻邻笛感音而作和石帚

月满层城,秋声变了,乱山飞雨。哀鸿怨语。

自书空、背人去。

危阑不为伤高倚,但肠断、衰杨几缕。

怪玉梯雾冷,瑶台霜悄,错认仙路。延伫,销魂处。

早漏泄幽盟,隔帘鹦鹉。残花过影,镜中情事如许。

西风一夜惊庭绿,问天上,人间见否?

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

形式: 词牌: 月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