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辞以“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三)”为题,出自宋代文人张方平之手。诗中描绘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在位期间所留下的政绩与贡献的追忆。
首句“八月初凉后”,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英宗皇帝离世的时节,初秋的凉意仿佛也带上了哀伤的色彩。接着,“千年此去长”一句,表达了对逝者长久离去的感慨,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增加了哀悼的深度。
“朝廷留事典,户牖想容光”两句,赞美英宗皇帝在位时的政绩,留下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典范,即使在他离开后,人们仍能从宫廷内外的景象中怀念他的风采与智慧。
“濯景游霄极,乘云返帝乡”描绘了英宗皇帝升天的场景,用“濯景”、“霄极”、“乘云”等词汇,赋予了这一过程以神圣而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英宗皇帝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敬仰。
最后,“春秋大居正,天统付元良”两句,总结了英宗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指出他不仅在生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死后也确保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将天命托付给了合适的继承者,体现了英宗皇帝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整首挽辞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