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试上南楼望,羁愁觉易消。
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
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南楼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试上南楼望”,简短有力,引出接下来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羁愁觉易消”表达了在自然美景面前,内心的忧愁似乎得到了缓解,流露出一种暂时忘却烦恼的轻松感。
接着,“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这两句描绘了远处雨后的溪流与港口相接,海潮暗中涌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白露在青草地上晶莹闪烁,丹霞在蓝天中映照出绚烂的色彩,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生动与丰富。
最后,“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这两句则转而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梦中的吉兆或许预示着好运,但日暮时分,面对未知的未来,诗人感到难以招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郡署经年久,吾来为一新。
重门森画戟,别驾俨朱轮。
榕叶轩阴晚,梅花阁气春。
祗怜去国远,为政愧能循。
去国已兼旬,飘零叹此身。
虚名天所靳,薄宦命常屯。
承诏惊逾陇,修书幸获麟。
扁舟风雨恶,愁绝宛丘津。
此郡临边塞,时平不戒严。
民居蕃汉杂,僧语梵唐兼。
翠石磨堪研,咸泉食当盐。
秦城何处是,日暮动遐瞻。
忆昔同朝日,仙班及屡陪。
一从离禁禦,便以堕蓬莱。
人向客中老,春从天上来。
边城且携手,母负酒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