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晖閤舍归庐陵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短枕客中生梦少,归舟江上载诗多。

相逢未久忽相别,奈此夕阳芳草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你的锐气如同永不消磨的宝剑,面对漫长世间风浪起伏。
在西湖旧识的只有鸥鹭相伴,再次回到故乡只见满眼黍禾。
在旅途中的短暂枕席上,梦境稀少,乘舟江上带回的诗篇却很多。
我们相聚不久又匆匆离别,面对这夕阳下的芳草,又能如何呢?

注释

锐气:形容人的精神或意志。
老不磨:永不消磨。
悠悠:长久、漫长。
涉:经历。
风波:比喻世事的艰难和变故。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旧识:旧日相识的朋友。
惟:只有。
鸥鹭:水鸟,象征自由和闲适。
故国:故乡。
尽:满眼都是。
黍禾:泛指农作物,象征田园风光。
短枕:简陋的枕头,形容旅途艰辛。
客中:旅居他乡。
生梦少:产生梦境的机会少。
归舟:归乡的船只。
载诗多:带回许多诗篇。
相逢:相遇。
未久:时间不长。
忽:突然。
相别:离别。
夕阳:傍晚的太阳。
芳草:青草,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李元晖閤舍归庐陵》。诗人以锐气不减的形象开篇,赞美友人李元晖虽年事已高但锐气犹在,如同宝剑经久磨砺。接下来,诗人感叹世事沧桑,暗示友人此次归乡将面对世路的艰难和变迁,西湖的鸥鹭依旧,而故国人事已非,只剩下遍地的黍禾。

诗中“短枕客中生梦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夜晚短枕难眠,梦境稀疏。而“归舟江上载诗多”则展现了友人满腹才华,即使在归途中也不断创作诗歌,寄托情感。

最后,诗人感慨与友人相聚短暂,转眼又要离别,夕阳芳草的画面更添离别的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祝福,又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送杜子问归明州

未酬行道志,抱道复东归。

老入江湖鬓,寒深雨雪衣。

客程烟树晚,乡梦海鱼肥。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

西风客影鬓毛苍,此去携琴又一方。

欲向书中消日月,何妨篱下寄文章。

于今蜀道无平地,到处并州即故乡。

茶灶笔床犹在否,烦君移棹问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周伯旸之馀姚

佳友难为别,何时重盍簪。

客衣黄叶满,书屋白云深。

落月生离梦,寒蛩助越吟。

抱琴从此去,虞氏有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林校书入山

茫茫尘世厌风波,但把柴门掩薜萝。

朝野交游能有几,文章气味已无多。

收书且作林泉隐,洗砚閒将岁月磨。

后夜偶然逢野叟,错看太乙重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