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一)王臣留别

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江城子》是清代诗人俞樾的作品,名为《其一·王臣留别》。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沅兰澧芷赋南游”,开篇即以沅水、澧水、芷草等自然意象,渲染出友人南行的背景,赋予离别一种诗意的色彩。“路悠悠”三字,既指出了道路的漫长,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不舍。“不胜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接着,“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诗人庆幸自己有知心好友相伴,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得到慰藉与支持,这种情感的深厚与真挚跃然纸上。“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通过对比孔子弟子子路的轻裘简朴生活,来反衬出友人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理解和敬佩。

“飘然书卷客荆州”,描绘了友人作为读书人的形象,自由自在地游历荆州,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洒脱与追求。“尽可留。更无忧”,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享受荆州的美好,不必为未来担忧,展现出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想象友人乘着蒲帆,遍览洞庭湖的秋色,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期待友人归来后,能够共叙旧情,吟唱郢地之曲,回应齐国之歌,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二)陈仲子述怀

萍踪来往本无期。望临淄。意迟迟。

犹恐素衣、此去化为缁。

试上牛山高处望,尘扰扰,欲何之。

齐廷积习竟如斯。逐毫厘。较铢锱。

井上余甘、半李欲贻谁。

差喜辟纑贤妇在,长共隐,莫相离。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三)冯妇解嘲

十年驰逐上年场。左牵黄。右擎苍。

笑叱于菟、不异槛中羊。

一自闭门称善士,将旧事,负苍茫。

忽闻雄啸发高冈。鬓虽霜。臂犹强。

杆木随身、作戏且逢场。

为语诸君休笑我,怜故态,老奴狂。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四)齐人书所见

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

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

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

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

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多丽

恨无端,青齐留滞频年。

把皴毫、东涂西抹,妆台不画春山。

步微波、何来罗袜,凝香雾、那见云鬟。

朱染嫌丹,粉敷太白,描摹费尽衍波笺。

向台畔、悄无人处,一幅自偷看。

谁堪比,飞琼天上,弄玉人间。

感君王、垂情下问,离怀未语先酸。

掷华年、斗鸡走狗,怨遥夜别鹤离鸾。

云想衣裳,花如人面,箫郎下笔倍增妍。

从今后、春风图画,稷下定传观。

还愁被、滑○齐赘,看煞婵娟。

形式: 词牌: 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