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
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百花洲杂题》中的第四首,主要描绘了范公在水边种植竹子的亭子,以及诗人自己作为游子在此处的感受。首句“范公种竹水边亭”形象地叙述了历史人物范仲淹的遗迹,他曾经在此处亲手栽种竹子,营造了一片清幽的环境。次句“漂泊来游一客星”则以“客星”自比,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和孤独地位。
后两句“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寓意深远,诗人认为尽管范公已逝,但他的精神和这片竹林的生命力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逝,反而历久弥新,草木依旧青翠,象征着永恒的道德力量和自然的永恒。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寄寓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
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
深根藏器时,寸寸抱奇节。
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
勃姑夫妇喜相唤,街头雪泥即渐乾。
已放游丝高百尺,不应桃李尚春寒。
土气昏风日,人嚣极雁鹅。
寻河著绳墨,诗思略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