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挑灯杖”为题,通过“阳彩沉冥处,微躯致用时”,描绘了在昏暗中,微小的身躯却能发挥大用的场景,隐喻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发光发热的精神。接着,“触焚甘首碎,尽烬与心期”,表达了即使面临焚烧,也愿意牺牲自我,与内心的期望相会合的决心,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退止常依坎,行趋只向离”,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坚守本心,不偏不倚,始终遵循内心的指引。最后,“功成随旦夜,用舍自相宜”,总结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完成使命,且在使用与放弃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处世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挑灯杖”的意象,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强调了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