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陈第的《再送董崇相户部课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崇相再次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首联“岁昔在乙巳,送君入上京”回忆了过去乙巳年送别的情景,而今又一次践行,可见友情深厚。接下来的“乱流济扁棹,两岸多莺声”描绘了舟行江上的生动画面,莺声反衬出离别的感伤。
“一别讵能几,今又送君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友人频繁出行的担忧。“浓谈殊未尽,衷曲还愤盈”则写出诗人与友人深谈未尽,心中充满愤慨,可能是因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燕蓟正雨雪,胡为独北征”表达了对友人冒雪北征的关切,隐含着对北方战事的忧虑。“行途登泰岱,吴门望正晴”借景寓情,希望友人行程顺利,但又暗示了国家命运的多舛。
“上有无字碑,秦汉铭已倾”暗指历史变迁,警示友人要关注国家兴衰。“秣陵旧都地,守重隔江城”提到南京,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和对边防的重视。“国初宿屯戍,五卫列藩营”回顾了明朝初年的军事布局,如今却因国势衰微而显得空洞。
最后,“何当存犄角,识者为心惊”呼吁保存实力,警惕外敌,而“袖中有短疏,意在扣宸明”则透露出诗人有奏疏上呈朝廷,希望能引起高层关注。结尾“远臣既建白,公辅会相成。愿君且静默,造物忌取名”寄语友人,希望他保持低调,勿轻易树敌,等待时机成熟再有所作为。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