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林熙春的《戊午除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新年的期盼。首句“屈指当年惊戊午”回顾了戊午年发生的惊人事件,可能是指前一年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或个人遭遇,让诗人印象深刻。接着,“今年戊午益堪伤”则强调今年的戊午年更加令人痛心,暗示了更为严峻的情况。
“甘泉烽火三韩急,濒海风涛八月狂”两句描绘了具体的战事紧张和自然灾害,甘泉烽火象征边疆危机,三韩急则可能指敌情紧迫;而濒海风涛八月狂,则形象地展现了海上波涛汹涌的险恶环境,可能暗指海防问题。
“复以梧摧增涕泪,更于星变转仓皇”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惶恐,梧桐常被用来象征哀愁,星变则预示天象不祥,加重了他的不安情绪。
最后两句“幸当此夕销除尽,坐待明朝瑞气翔”寄托了诗人希望灾难在除夕夜结束后烟消云散,期待新的一年能带来吉祥的气象,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具体场景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