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许天锡所作,名为《杨京兆惠银鱼》。诗中描绘了对杨京兆赠送银鱼这一事件的感慨与反思。开篇“朝来江渚凿冰痕”,以清晨江边凿冰的景象起笔,寓意着新事物的诞生或旧事物的更替。接着“献罢随登七贵门”一句,通过描述银鱼被献上后,迅速进入权贵之手的情景,暗喻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与权力的交换。
“几处豆羹尊鲋鮇,谁家玉食厌羔豚。”这两句通过对比豆羹与玉食,鲋鮇与羔豚,展现了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食物选择的差异,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接下来,“霜腴入鼎愁仍解,雪乳浮杯淡不繁。”则进一步描绘了美食的诱人与享受,同时通过“愁仍解”和“淡不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最后,“抚事独伤千古意,重卿今却贵鱼飧。”诗人感慨于世事变迁,尽管古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但如今自己面对的却是更为具体而直接的社会现象——权贵对普通食物的偏好。这不仅是一份银鱼的馈赠,更是对社会阶层固化、权力与物质的紧密关联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描绘具体场景的同时,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