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河

八月高秋泛大河,笑呼河伯起听歌。

自从云汉浮精气,谁凿龙门杀怒波。

故道千年清泗合,凉风双橹宿迁过。

杳然欹坐如天上,试挽雕弓射白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八月金秋时节,我们在大河上泛舟游玩,笑着呼唤河神河伯一起来欣赏歌曲。
自从那天河中的灵气升腾,是谁凿开龙门,驯服了狂暴的波涛。
古老的河道历经千年,清澈的泗水汇合,我们乘着凉风,划着双桨经过宿迁。
我们悠然地坐在船上,仿佛在天空中漂浮,试着拉开雕弓,射向那片白鹅。

注释

高秋:秋季的晚期,天气晴朗,适合出游。
泛大河:在大河上乘船游览。
云汉:天河,指银河。
精气:指天地间的灵气。
龙门:古代神话中的地方,传说中有龙门之水,能驯服激流。
泗合:泗水汇合。
宿迁:地名,在江苏,此处指经过的地方。
杳然:形容遥远或消失的样子。
雕弓:用雕鸟的羽毛装饰的弓,象征力量和技艺。
白鹅:可能指天上的云,也可能指游戏射箭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八月,乘船于大河之上,心情舒畅,甚至与神话中的河伯交流,感受着超然物外的乐趣。"云汉浮精气"一句,运用了古代神话中关于黄河源自昆仑山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谁凿龙门杀怒波"则是指古时大禹治水的故事,用以衬托当前平静无忧的情景。

"故道千年清泗合"一句,表明了作者对于历史长河中这片宁静水域的感慨。"凉风双橹宿迁过"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船上悠然自得、随风漂泊的画面。

最后两句"杳然欹坐如天上,试挽雕弓射白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高逸之情,他仿佛置身于天界,用精致的弓箭射向白鹅,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大河秋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神话故事的交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超然脱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荆溪图

斩蛟桥北玉枢府,高树连云第一家。

欲向新图问何处,客窗风雨对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水调歌头

为爱龙山胜,小队一登临。

冯仙洞府安在,抉石试幽寻。

商略生平事业,摆脱人间尘土,欲与斸断丝苓。

泉响似相答,未可启归心。中原地,禾黍茂,犬羊腥。

君王梦想豪杰,有待扫妖氛。

缚虎正须人手,跨鹤缓酬夙志,行矣勿因循。

夜半遣雷雨,助我作秋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冯先生访梅于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韵哦诗而积不与翊日先生分僧字属积作之

春回九地阳潜升,南枝破腊如酥凝。

疏篱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魁然老株忽骇目,雪鳞矫矫双龙腾。

天公一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长林望断千百株,奋首直欲青云凌。

黎州太守和羹手,十里往看车呼登。

西江破晓郊路净,合簪者谁金兰朋。

欢笑藉草飞大白,行厨载酒多于渑。

风花飘摇落杯面,漱齿浇胸如嚼冰。

湘流之清岘山瘦,千古邂逅一笑兴。

却踏东风急回首,侵夜霜月寒生棱。

入门未坐亟相诧,曰今见之生未曾。

成都胜事多四蜀,我欲问津云水僧。

先生功成早丐身,未老重来醉倚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其二)

碧水通三径,高风重五侯。

知深丹扆眷,未许赤松游。

山简暂为郡,齐公晚得周。

会攽滨海诏,再运钓鳌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