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偶书》,是明代诗人罗伦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渔翁在寒江雪中独卧钓矶的情景,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感慨。
首句“闻道苍生泪满衣”,以“苍生”代指广大民众,点明了诗人关注的是底层百姓的苦难。这里的“泪满衣”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悲苦,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次句“病多偶与素心违”,则揭示了诗人个人境遇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素心”可以理解为诗人纯洁高尚的心志或理想,而“病多”则暗示了诗人身体或精神上的困扰,使得他难以实现内心的追求。这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后两句“羊裘不著寒江雪,只裹春风卧钓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选择在寒江雪中独卧钓矶,象征着他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这里,“羊裘”通常与隐士生活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寒江雪”与“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严酷的现实和艰难的环境,后者则象征着温暖与生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