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沆瀣昆崙未晓霞,霞边何处着瑶花。
初邻扁字光穿室,花外何时我小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沆瀣昆崙未晓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之高远超乎常人所能到达的地方,尚未见到曦光的照耀,更遑论晨曦中的霞光,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开篇。
接下来的“霞边何处着瑶花”,则是诗人对那未知世界的美好之物——瑶花所在的追问。瑶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珍贵,诗人心中的瑶花也许代表了某种理想或梦想的存在。
第三句“初邻扁字光穿室”,则描写了春光开始透过窗棂(扁字),照亮了室内。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描摹,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的勃发。
最后一句“花外何时我小车”,诗人提出了一个时间问题——在那繁花盛开之外,什么时候自己能驾起小车,去追寻心中的瑶花。这里的小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远方美好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怀和对生活美好的期待。
不详
休休何似禹行水,往往浑如宋揠苗。
看到五行精妙处,月明溪上竹萧萧。
日忽出天将有雪,雨将降地忽无风。
阴阳二气循环耳,静入儒生一笑中。
晴明佳思吟难尽,雨雪愁寒拨不开。
天地中间许多事,不应暑往不寒来。
年来闭户学崇深,邂逅论文悦我心。
浊酒一杯茶一碗,坐看日影转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