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险固非天意,承平怪主忧。
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
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
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观陕西方图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边疆防御与和平时期统治者忧虑的对比,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
首句“险固非天意”,指出边疆的险要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的防御工事。接着“承平怪主忧”一句,表达了在和平时期,君主却因边防问题而忧虑,这种反差引人深思。
“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描述了长期的战争给将士们带来的辛劳和牺牲,以及对敌方的持续关注。这里“旃裘”代指北方游牧民族,暗示了边防的紧张局势。
“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边疆将领的怀念。安西道和定远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边疆将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以大河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前进。大河向东流去,寓意着无论过去如何,未来总会有新的开始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防御、和平与战争、历史英雄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社会和谐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忆昨传消息,羌来渭水旁。
信知秦地险,未觉汉兵强。
青海通西域,长城起朔方。
分明见地里,怅望隔要荒。
将漕烦明府,东游慰越吟。
斲冰虽楚水,乘兴即山阴。
去去陶嘉月,悠悠见子衿。
因君倚城阙,送目乱愁心。
著书非白首,待诏已公车。
试吏何用喜,慰亲聊自如。
还从近关出,稍与京尘疏。
岂谓三年久,君方就子虚。
范叔贫如此,谁当与敝袍。
哀歌困牛角,异味笑乡豪。
相得空长铗,徒归欲二毛。
多惭访夷节,无以慰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