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下流,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春回大地水中的小洲已葱翠碧绿,春风细雨中只我一人独自归家。
船只在中流乘风破浪而下,两岸青山不断向后移行。
在那古老的木郎庙上空,成群的乌鸦盘旋聒噪,争夺着祭品;水神祠中,香烟缭绕,祭祀的人们川流不息。
恰似一阵巨浪拍打船舷,不禁使人趔趄踉跄,幸好所乘之舟乃大舸,尚不至有倾覆之虞。

注释

汀(tīng)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大船。
掀舞:飞舞;翻腾。

鉴赏

这首《归舟》由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风雨中归乡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首句“汀洲春草遍”,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日的汀洲上绿草如茵,生机勃勃,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风雨独归时”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归乡之路并不平坦,风雨交加,独自一人,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感。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船只在江流中快速前进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漫长。青山两岸的景色随着船行而不断变化,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描绘了途中的民俗风情,乌鸦在木郎庙周围啼叫,人们在水神祠前祭祀,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与信仰生活,增加了诗歌的人文色彩。

最后,“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两句,以波浪的起伏比喻人生的起伏与挑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日落霞明锦浪翻,厓倾石峭白云閒。

乾坤上下雄孤柱,巴蜀东南壮此关。

神物夜移风动地,仙舟晓渡月漫山。

回瞻绝顶登临处,空翠溟濛杳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杨河看月

白杨河上看明月,昔人曾见今人别。

茅屋数家河上村,化作三山白银阙。

波平风静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

今夜江南忆游子,空瞻云汉上昭回。

茫茫万里燕齐路,北斗从横泰阶曙。

黄河东逝月西流,明日南风过洪去。

形式: 古风

歌风台和李提举韵

万乘东归火德开,汉皇曾此宴高台。

沛中父老讴歌入,海内英雄倒载回。

汤沐空馀清泗在,风云犹似翠华来。

穹碑立断苍烟上,静阅人间几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严陵独钓图

何事玄纁入里闾,羊裘暂脱就安车。

空令太史惊同寝,犹把狂奴视报书。

一出聊为天子重,诸公莫道故人疏。

朝廷自足中兴士,且放桐江著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