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钓台怀古》由明代诗人陈钧所作,通过对古代钓鱼台的描绘与怀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古台斜瞰大江湄”,描绘了一幅古朴而雄伟的画面,古老的台阁斜倚在大江之畔,仿佛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次句“高节清风一钓丝”,以“高节”形容台阁的挺拔,以“清风”象征其超凡脱俗,而“一钓丝”则巧妙地引入了古代钓鱼的故事,暗喻着历史人物的隐逸情怀与不凡志向。
接下来,“剑气若依龙去久,玺书应怪凤来迟”,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历史人物的功业比作“剑气”,将朝廷的召唤比作“玺书”,“龙”和“凤”分别代表了权力与荣耀。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业未竟、理想落空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局的复杂与无奈。
“狂奴故态君能识,诸将中兴我不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世将领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深思。
最后,“回首英雄西汉士,韩彭何事使人疑”,诗人将思绪拉回历史,以西汉时期的韩信和彭越为例,提出了对英雄命运的疑问,引人深思。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社会中英雄主义精神的呼唤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与社会的独到见解,既有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与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