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其一)

欲下山来未忍归,风光世外想非非。

荡胸无际婆娑海,万里银涛咽夕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大窟湖仙洞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悟。首句“欲下山来未忍归”,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不愿轻易离开。接着,“风光世外想非非”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超凡脱俗,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超然与超越世俗的思考。

“荡胸无际婆娑海,万里银涛咽夕晖。”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湖面广阔无垠,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浩瀚的海面上荡漾。夕阳西下,万里的银色波涛似乎在低语,沉寂而富有韵律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融合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

洪以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其二)

留迹平沙挖尾湾,秋风饱送布帆还。

半江回顾西龙寺,云树迷茫隐约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登楼晚眺

暮色青山尽,寒天旷野低。

霜催归雁北,人在夕阳西。

云水帆无际,樵渔路已迷。

凭栏閒眺望,烟外草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有怀

人同流水逝,心似乱云飞。

草绿春迷路,花开昼掩扉。

江干逢杜若,天外惜芳菲。

鸿雁何时到,弹琴手自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咏古

驱车洛阳城,下马皋门道。

凭吊晋时人,胡尘净如扫。

昔者群氐狂,恶氛满苍昊。

臣庶供醢俎,帝王为舆皂。

倏忽无一存,乾坤旋再造。

夷吾彼何人,忧心空似捣。

不见祖生鞭,直向赵王堡。

于今缅遗踪,何处容夷獠。

伊水涧瀍间,秋色来浩浩。

遥望陆浑山,平原满秋草。

西楼六千里,东楼遥相望。

靺鞨何丑夷,夸毗称人皇。

中原凌替日,耀马中山阳。

后者居降邸,乃有东丹王。

雄猾阿保机,馀风何怆凉。

毡袍左衽人,车盖入大梁。

打草弃城走,惆怅登愁冈。

行人渡辽水,不见古临潢。

天祚百万兵,兵威忽不扬。

堂堂古雄国,早先弱宋亡。

悲风从东来,原野渺茫茫。

颓垣废宫殿,草低见牛羊。

走马游汴梁,出入汴城门。

哀哀啼杜宇,上有古帝魂。

虎狼群女真,南牧万马奔。

一鞭驱北去,八百赵王孙。

后日覆金族,乃仍青城屯。

妃嫔及王子,流血京城昏。

萧条上蔡州,黄伞投空村。

江南天水碧,犹有半壁存。

天兴靖康年,天道谁与论。

荒荒瓦砾中,白日惨不温。

登临陟华岱,沧海望洪波。

白云满天末,鸿鹄飞鸣过。

慨焉奇渥温,于此统山河。

中华群骁杰,俯首何其多。

运去蹈坎壈,时来生嵯峨。

濠阳淮泗间,跃马起横戈。

壮士挥返曜,英雄挽颓沱。

九州忽如砥,泰嵩不可磨。

何以乾坤毁,日月又蹉跎。

于今四海内,白狄舞傞傞。

大荒蹲犷獥,黑洋发蛟鼍。

自东欲徂西,乌兔相荡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