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五)

五十时,典章通习称老成。

分符伏轼寄专城,祗奉社稷司职勤。

不得丘壑怡性情,所求竹帛垂令名。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五十岁时,已经通晓典章制度,被视为经验丰富之人。他被委以重任,管理一地,忠诚地履行着国家赋予的职责。然而,尽管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却未能在自然山水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他的追求在于历史的记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流传后世。然而,即便如此,他仍旧感叹于高堂朱户的奢华生活,似乎对物质的享受也感到无奈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社会的期待,以及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功名与内心的矛盾思考。黄省曾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六)

六十时,玄眉绿鬓成秋霜。

时时览镜情自伤,话言记忆颇易忘。

子孙纷纷俨成行,六龙西飞不停光。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形式: 古风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七)

七十时,容颜憔悴体肉销。

日夕双耳鸣嘈嘈,延年无术心烦劳。

焉得再复为儿曹,摧颓岂可握旌旄。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形式: 古风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八)

八十时,喉乾唇焦筋力微。

户庭玉趾难举移,转辗无寐迫桑榆。

戚戚常恐泰山颓,骸骨不久黄泉归。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形式: 古风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九)

九十时,呻吟呼吸卧重茵。

百痛并集苦难禁,电光石火暂尔明。

抚床嘱付涕泗零,泉下不可将黄金。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