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顽石偈

丹石无光古刹存,芦沙渔鼓□朝昏。

江淮门户天分合,日月轩窗海吐吞。

山足半沉曾瘗鹤,云腰中断可呼猿。

丁宁为我留佳处,茅屋三间护竹根。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宋朝赵溍所作的《焦山顽石偈》,以焦山的顽石为题,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联“丹石无光古刹存,芦沙渔鼓□朝昏”,开篇即以焦山的顽石为引,虽无光泽,却见证了古刹的悠久历史,芦苇与沙洲在晨昏交替中摇曳生姿,渔鼓声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宁静。

颔联“江淮门户天分合,日月轩窗海吐吞”,进一步扩展了焦山的地理意义,它如同江淮地区的门户,连接着天地的分界线,日月仿佛在它的轩窗之间吞吐,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和宇宙观。

颈联“山足半沉曾瘗鹤,云腰中断可呼猿”,转而描写焦山的自然风光,山脚处曾经埋葬过仙鹤,云层之中似乎可以呼唤出灵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氛围。

尾联“丁宁为我留佳处,茅屋三间护竹根”,最后点明了诗人的心愿,希望有人能守护这片美好的地方,留下三间茅屋,保护竹林的根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焦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

赵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淳九年,迁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至正金陵新志》卷三)。端宗景炎元年(1276)为江西制置使(《宋季三朝政要》卷六)。《全宋词》录其诗二首

  • 字:元溍
  • 号:冰壶
  • 籍贯:潭州(今湖南长沙)
  • 生卒年:1271

相关古诗词

寄诗交顾梅山

谁与吟翁气味同,松梢明月竹梢风。

能诗多是穷人事,不到穷时诗不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江上秋感

淘尽英雄气未平,西风触绪倍心惊。

愁人发涌三千丈,国士胸吞十万兵。

杜老裁诗多慷慨,祖生击楫自纵横。

芙蓉摇落哀鸿切,无那滔滔日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马伏波像

眉目真如画,英姿迥不凡。

识高能择主,功大不胜谗。

马革忠何壮,壶头怒尚衔。

谁甘骑款段,长服野人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谒朱夫子祠

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

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

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

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