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二首(其一)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

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

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三顾茅庐”的典故,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当代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韩子苍的敬仰之情。首联“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以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开篇,暗示了韩子苍虽隐居但才华横溢,不为人知。接着,“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两句,进一步赞美韩子苍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如同佛祖一般超凡脱俗,学子们对其学问的推崇犹如呼唤行秘书一般虔诚。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则描绘了韩子苍在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仿佛他的话语能影响整个翰林院,甚至能触及到郊外的村落,展现出其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最后,“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表达了诗人希望韩子苍能始终心系百姓,为民众着想,不要像辛毗那样仅仅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道德操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对韩子苍个人品质的深情赞美,既展现了诗人对韩子苍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1)

张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二首(其二)

随缘到处是吾庐,风雨飘飖敢定居。

异县逢君如隔世,七年怪我苦无书。

平生出处皆陈迹,大半交游已故墟。

愁绝不知尊酒尽,醉归儿女笑牵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言怀用子苍韵

早从微宦去田庐,惭愧英游许并居。

拙计自怜嵇叔懒,暮年空悔子公书。

归寻松竹开幽径,坐看牛羊下夕墟。

已把经纶付王导,不妨綀布制襟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谢钱巽叔用子苍韵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

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

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曾公衮用子苍韵

五马归来识旧庐,相门曾对水云居。

家声自可威戎虏,吏最何劳课簿书。

好扈六飞还魏阙,却麾单骑复姚墟。

莫欺霜鬓将军老,矍铄犹能一揽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