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上人事母疾愈

高堂传说病逾深,多少关情自不禁。

归去恐无尝药日,平生兼有织蒲心。

乌衣子弟皆如玉,青笋啼痕欲满林。

一夜秋风苏鹤发,笑携杖锡入云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病情严重,诗人深感忧虑的情感。首句“高堂传说病逾深”直接表达了对母亲病情加重的担忧,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关切之情。接着,“归去恐无尝药日”暗示了时间紧迫,诗人担心自己可能来不及回家照顾母亲,甚至可能没有机会为她煎药。

“平生兼有织蒲心”一句,诗人透露出自己不仅关心母亲的身体,还有着如同编织蒲席般的细心和耐心,愿意付出长期的照顾。接下来,“乌衣子弟皆如玉”形象地赞美了家庭的和睦与贵气,孩子们的纯洁如玉,但同时也暗示了家中无人能替代诗人尽孝的沉重责任。

“青笋啼痕欲满林”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悲凉气氛,可能是孩子们因母亲的病痛而哭泣,泪水似乎要淹没整个树林。然而,在这凄凉的场景中,诗人却在“一夜秋风苏鹤发”中看到了希望,秋风带来了生机,仿佛连诗人的白发也在秋风中恢复了活力。

最后一句“笑携杖锡入云岑”,诗人决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笑着拿起拐杖,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坚定地进入那崇高的山岭,象征着诗人对母亲康复的期待和坚韧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担忧,以及他积极面对困难的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送王国祥游吴

南州故人独可怜,轻别闾里何翩翩。

断发旧闻泰伯国,扁舟初入鸱夷天。

云连茶灶自随去,月在芦花相对眠。

秖今老我不得往,为传清梦到吴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世基补漳吏寄赠兼简灵源上人

捧檄天南一笑春,几年身作卧云人。

相材自古出胥吏,史传后来无逸民。

清镜多情犹白发,青山有路隔红尘。

旧游西寺灵源在,为报衰年但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十年

十年不见钟鼓食,今岁仍遭饥馑时。

只道民间须振贷,谁怜我辈亦疲羸。

强持一钵向何处,自笑空囊尚有诗。

早觉无钱助官籴,也应屠贩逐群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吾郡

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

凶年竟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

市近秖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

诸公肉食无充耳,急为饥民散腐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