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匡云上人归卢山

无心偶出楚江濆,荫注人天实赖君。

归去东林任舒卷,有谁知是故山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匡云上人的僧侣归返卢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无心偶出楚江濆”,以“无心”二字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随意,仿佛是随风而动的云朵,不经意间飘到了楚江之滨。这里的“楚江濆”既指出了地点,也隐含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次句“荫注人天实赖君”,转而赞美了匡云上人的存在对人世与天界都带来了实际的恩惠与庇护。这里的“荫注”形象地表达了上人如同大树一般,为众生遮蔽风雨,给予心灵的慰藉和指引,体现了其高尚的德行与慈悲之心。

第三句“归去东林任舒卷”,描述了上人归返东林寺的情景。这里使用了“舒卷”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云朵随风起落的状态,暗喻上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同时,“东林”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修行的归宿与精神的家园。

最后一句“有谁知是故山云”,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上人身份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上人归返故山的感慨。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上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还暗示了他如同山中白云一般,虽平凡却蕴含深意,难以被世俗所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洁形象,以及他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杨都督父子死播事甚烈诗以挽之

红旗飐阵火云开,填填战鼓殷春雷。

逆酋摩首不知处,壁垒如山一夕摧。

将军此时轻骑入,气激乌江江水立。

谁知五将尽失道,坐使骅骝受羁絷。

紫宵山连战血红,援兵缩首畏闻风。

白面监军不足道,骑猪南窜称元戎。

黑云沉沉角声死,腰下玉龙呼不起。

双携爱子向黄泉,臣死终当为厉鬼。

战骨未朽贼垒空,莫将成败论英雄。

异日卫青终有幸,当年李广竟无功。

楚水萧萧连楚云,霸陵无复故将军。

至今寂寞乌江道,风雨啼猿不可闻。

形式: 古风

哭侄仲良

自女有知来,及吾事女祖。

嬉笑一堂中,与语复与处。

及长弄柔翰,颇能作奇语。

既与吾此流,吾亦朋友女。

女喜我情欢,我悲女心苦。

臣叔实不痴,知者或女许。

方期各努力,与女共千古。

恶风一夕来,凋我琼枝树。

伯道尚无儿,奉倩竟殉妇。

痛绝堂上人,我兄兮女父。

盖棺事已定,头角总无据。

犹冀死有知,得见吾父母。

形式: 古风

冈州遇侄仲良因赠

春烟着柳翠成围,江国相逢趣典衣。

天下一人知己足,世间万事转头非。

五湖风景吾将老,千里家山君未归。

醉后共呼长剑舞,满天风雨二龙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燕郎酬李无核(其一)

浪迹长安问酒旗,相看成喜又成悲。

丈夫落落本如此,世路悠悠那得知。

不惜王孙委漂母,却愁公子辱屠儿。

问君两眼英雄泪,付与西风洒向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