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幽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卜得幽居傍翠屏”,以“卜”字开篇,暗示了诗人选择居住地时的慎重与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翠屏”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峦青翠欲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次句“涧泉偏爱枕边听”,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雅致。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倾听山涧泉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节奏,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无疑为心灵带来了一份宁静与满足。
第三句“晓来岚气冲帘入”,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云雾缭绕的情景。随着日出,岚气(山间的雾气)冲破窗帘,进入室内,不仅增添了室内的湿润与清新,也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湿透床头相鹤经”,则透露出诗人对道家文化的亲近与追求。相鹤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涉及养鹤、养生等内容。诗句中的“湿透”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书页被潮湿的空气浸润的状态,也暗含了诗人沉浸于道家哲学与自然之道中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山中幽居的生活情趣与精神世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