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璩百一诗

殽函命关谷,泾渭达黄河。

终南既面列,沃野开其阿。

帝王信佳丽,天府郁嵯峨。

铜雀鸣云中,员阙夹丹霞。

三秦盛西气,小戎乃遗歌。

扬马翼炎光,流风激颓波。

使臣典文字,执宪临群邪。

春秋大校士,与世陈四科。

祗役在末位,兴言念皇家。

筐筴有玺书,翩翩为国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象,从地理到历史,再到文化,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首先,诗人以“殽函命关谷,泾渭达黄河”开篇,勾勒出关中地区的地理风貌,泾水和渭水汇入黄河,形成一幅自然景观的壮丽图景。接着,“终南既面列,沃野开其阿”,描述了终南山的雄伟和肥沃的田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帝王信佳丽,天府郁嵯峨”则赞美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丽,将其比作帝王的宫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铜雀、员阙等古代建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厚重感。

“三秦盛西气,小戎乃遗歌”提到三秦之地的繁荣与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遗歌”这一意象,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扬马翼炎光,流风激颓波”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人物与时代潮流相联系,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时代精神的敬仰。

“使臣典文字,执宪临群邪”描绘了朝廷官员的职责与形象,体现了权力与道德的平衡。

“春秋大校士,与世陈四科”强调了教育与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秩序的构建。

最后,“祗役在末位,兴言念皇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洞察。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既有历史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壮丽诗篇。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一)

寥寥高秋气,凉风激中庭。

明星一何的,皓月复泠泠。

清夜使心悲,幽人起屏营。

罗帷徐动摇,丹镫发寒荣。

短歌易慷慨,伏枕通鸡鸣。

伴侣稍稍单,独立非其情。

形式: 古风

感怀(其二)

四海一流览,为乐遽何央。

经传有因依,大雅未沦亡。

知名自前代,骋翰各专场。

微音可通灵,新辞协宫商。

绮丽漫星陈,江河郁纵横。

岂不多苦心,世士竟茫茫。

中原二三子,春秋足翱翔。

离别致仓卒,千载不相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怀(其三)

明珠出大海,豫章擢清云。

宗臣开国功,王佐难其群。

公朝日举士,愚者甘不闻。

披褐玩明时,骋翰流华芬。

分适中自谐,知己俟其真。

磬折难为容,弹冠各有人。

谁令君独往,踟蹰失要津。

形式: 古风

感怀(其四)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