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

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还解语。

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何年遗汝。

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

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灵均遗恨千古。

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空自苦。

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云窗月户。

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元代姚燧的《摸鱼儿·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以玉簪为引,寄寓深远的情感和感慨。词的开篇即以“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起笔,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与现实的落差,将玉簪比作仙境中的珍品,遥不可及。

接着,“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描绘了玉簪在春风吹拂下的坚韧,即使遭受嫉妒,仍期待着秋天的清露滋养,象征着诗人坚守节操,不畏世俗的眼光。

“还解语。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运用神话传说,赋予玉簪以灵性,暗示其曾是仙子的饰品,增添了神秘色彩。然而,“何年遗汝”又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进一步赞美玉簪的坚韧,即使在高寒环境中也能保持姿态,暗喻诗人自身的傲骨和坚韧品格。

下片转向现实,“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感叹世间少有如玉簪般高洁之物,借屈原的遗恨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接下来,“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借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志士仁人的同情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空自苦”、“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以扬雄自比,表达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坚持自我,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结尾处,“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则流露出诗人因年老体衰而无法逃避现实的哀愁,以及对醉乡(忘忧之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玉簪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品格和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深沉,语言优美。

收录诗词(73)

姚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字:端甫
  • 号:牧庵
  •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1238年~1313年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

袅袅东风,碧湘左畔群山囿。

海棠无语不成蹊,桃李羞牛后。生脸朱唇晕酒。

问坡仙、肝肠锦绣。未容花睡,银烛高烧,何如晴昼。

十事之中,不随人意长居九。

结贻憔悴笑灵均,兰茝盈襟袖。今代巫阳恐有。

剑南呼、樵人画手。向青轩底,貌取妖妍,为司花寿。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水调歌头.买田天生门外

买地近隍壑,十顷展平澜。

相如漫说云梦,八九可胸蟠。

已具扁舟放鹤,又且观鱼知乐,何忍利投竿。

却恐避地下,鸥鹭怨盟寒。屋茨茅,蹊种竹,畹滋兰。

天生此所宜著,素发飒垂冠。

手苦弯弓难合,惟有招麾毛颖,筋力尚桓桓。

携我二三子,日往将诗坛。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寒]韵

水调歌头.守岁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

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

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

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岳阳寄定庵王万户

兹游太奇绝,我亦壮君侯。

春风殷地悲啸,笳鼓万貔貅。

平昔心胸吞著,八九江南云梦,今上岳阳楼。

尊酒浣尘土,山雨战青油。竟陵客,又挟病,入西州。

惟余与汝湍水,东决则东流。

遥想凝香画戟,谈笑兜鍪昼息,莫赋大刀头。

麟阁看他日,居右有人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