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君玉

且把锄头且著书,懒随臣朔怖侏儒。

车肠久自思怀橘,蓬首还应念执殳。

未暇洞天寻小有,尽将世界付南无。

不知南北东西后,肯寄书来问老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的作品《和张君玉》,通过诗句表达了一位文人对读书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且把锄头且著书”,诗人以农具锄头与书籍并提,形象地表达了他既热爱耕作也热爱读书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田园与书斋相融合的生活情趣。

“懒随臣朔怖侏儒”一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像臣朔那样畏惧侏儒(比喻小人),而是追求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态度。

“车肠久自思怀橘,蓬首还应念执殳”两句,诗人以“车肠”自喻,表示自己内心深处怀念着某种理想或事物,而“蓬首”则形容头发散乱,象征着对现实的不满或对某种理想的执着追求。“执殳”则是手持长矛的意思,常用来比喻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战斗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

“未暇洞天寻小有,尽将世界付南无”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其中,“洞天”和“小有”都是道教术语,指仙境或隐逸之地;“南无”是佛教用语,此处可能是指佛教的慈悲与宽容。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寻求精神解脱的渴望。

“不知南北东西后,肯寄书来问老夫”最后两句,诗人以假设的语气询问对方,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是否还会记得这位老友,并寄书来问候。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张君玉与史乔年

弩矢先驱导绣衣,芙蓉倒影动旌旗。

行归容与螭头陛,且去摩挲岘首碑。

吴帝城边逢此日,越王楼上忆他时。

相烦问讯隆中陌,尚有当年草木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张君玉

使星卿月共光辉,行转杓衡入紫微。

白粲万樯军总饱,红稠千干马能飞。

后身叔子今安得,万代夷吾古亦希。

风动一江吹晚雪,岁云暮矣送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沈述之赠权干诗

江枫不敌寸心丹,何待霜雄吏自寒。

满眼空空无一佛,举头在在有三官。

毛端解运三千界,脚底常飞九万抟。

凫茈馀根挑欲尽,莫忧鲁巷有颜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用沈述之韵赋灵槎

甘王楼下挽清晖,不到三湘识九疑。

骨健任从波浪啮,眼空冷看市朝移。

常怀一篑香炉日,不见三峰雪岭时。

安得杜苏添此沈,相从地上作三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